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中国的"缺电"危机

煤炭资讯网 2004-6-12 9:28:29    煤矿新闻
中国的"缺电"危机

中国的"缺电"危机

  2004-6-12
     
    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面临来自资源供应方面的严重制约,而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消耗、浪费和破坏,正在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滑向不可持续的边缘,长此以往,不仅现代化建设难以持续,我们的生存也必将发生危机。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据报道,由于经济高速发展,2004年1至4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493亿千瓦时,比
去年同期增长15.5%,以致于全国继续出现大范围拉闸限电,高峰时段缺电省份扩大到24个。二季度全国电力缺口2000万千瓦以上,三季度预计在3000万千瓦左右,即使全国今年投产发电机组3700万千瓦,并有2/3在下半年发电,但四季度仍然至少缺口1000万千瓦以上。另据报道,6月未到,江苏省用电缺口已经连连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全省缺电形势已从原先的“时段性缺电”转化为“全天性缺电”,用电缺口仍在逐步增大。为“迎峰度夏”,江苏各企业不得不做好“开四停三”休“电假”的准备。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电怎么这么缺呢?如所周知,我国电力工业以火力发电为主,电占全部电力生产的74%,用于发电的煤炭占每年煤炭生产总量的60%之多。《金陵晚报》的报道说,“煤荒”是“电荒”根源。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提供的信息,2004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社会库存逐月下降,至4月末已经跌破警戒线——1亿吨,下降到9800万吨,是近20年来的最低值。在江苏,2001-2003年,尽管电力建设共完成投资708亿元,其中电网项目完成投资517亿元,使江苏电网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网之一,该省电力公司也成为全省50强企业之首,但江苏仍然全年性缺电。由于全国性的“煤荒”严重影响了全省发电机组的正常发电,目前全省无煤停机总容量达50万千瓦。同时全国性煤、电紧缺,江苏购买外省电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现在每天高峰时约在340万千瓦,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00万千瓦。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江苏的情况正是全国资源状况的一个缩影。虽然有人预计200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由紧张开始走向缓和,拉限电的负荷和电量都将有所减少,但我国各种相关资源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经济如此快速的增长的。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日益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严重问题。我国现有95%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及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于矿产资源。尽管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58%,人均矿产潜在总值仅居世界第53位。据统计,在45种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中,我国有11种不能完全自给,在本世纪初若干年里至少有l/2的矿产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电力以及各种能源需求持续保持高增幅,早已使几乎所有的资源供应都不能满足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正在作为我们的现代化的成本而迅速消耗,能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费使供应达到了非常紧张的程度。可怕的是,能源的紧缺不但没有造成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反而成了索求无度的理由。比如,“缺电”的情况正在造成对电的利润的恶性追逐,2003年中国进入电源建设市场的资金已超过2000亿元,接近2001年和2002年的投资总和,这种情况不仅反映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同时也因为不少项目在土地、水源、环保、燃料、并网和电价等方面没有得到权威机构批准或评估的情况下开工,造成了市场的无序运行和竞争。
    更严重的问题是浪费资源。若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有数据显示,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我国的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普遍低30%~40%。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美国为2.3千克,日本为0.3千克,而中国高达18.5千克。去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一半的水泥。
    最可怕的是污染和破坏资源。尽管资源如此紧缺,但我们并没有多么珍惜有限的矿产资源,反而以不合理开采甚至破坏性开采来对待它们,结果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惊人损失和浪费。数万个个体小矿山受利益驱动,普遍存在着滥采乱挖、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一毁他等现象,非法、掠夺性开采行为屡有发生。此外,我国在矿产资源的采选、冶炼过程中,回采率和利用率都比较低,有些重要矿产的损失率竟高达50%以上,能源矿物的利用率也只有30%左右。不仅矿产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大规模的矿山采掘产生的废弃物乱堆乱放造成压占、采空塌陷等损毁大量土地,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水体、植被、土壤的破坏和污染,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诱发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严重后果。当然,对资源的滥采乱挖最严重的后果是恶性安全事故的频仍发生,疯狂追逐利润的那些矿主视人命如草芥,使死于矿难的中国人直线上升。
    对资源的破坏和污染最突出的体现在水和土地资源方面。据新华社2004年3月22日报道,由于工业和生活“三废”排放以及农业上的化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截至目前,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许多地方都在用已经被严重污染的水来灌溉农田,使农产品也受到严重污染。在安徽沿淮城市和农村地区,淮河水仍然是主要供水水源,而其水质在枯水季节严重恶化,众多有害物质超标,因此沿淮河漫滩区浅层水尤其是孔隙潜水水质多为四类水,长期饮用将危及人体健康。淮北地区一个不到3000人的村庄,因饮用水被污染,乙肝患者达200多名(2003年8月18日《江淮晨报》)。在北京市南郊大兴区,100米以上已打不出一口好井,地下水大部分污染严重,已出现了重污染区,垃圾填埋场长期渗漏积累造成有毒物污染地下水,很容易进入食物链系统(2004年5月5日《经济参考报》)。
    如果说各种自然资源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的条件的话,那么,怎样认识、理解和处理人和自然资源的关系,则是现代化建设的另一种“电”。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紧缺的不仅是物质的“电”,更缺的是思想认识的“电”。为了使我们的发展真正成为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正面临能源战略的新抉择。
    首先,应当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抑制无限追求经济发展的冲动。当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实际上是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建设现代化是追求高的生活质量,而高的生活质量中人是第一位的,衡量生活质量高还是不高,最低限度应该保存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然后才是物质和技术,而绝不能只是物质和技术。对大自然索求无度、竭泽而渔,只要物质进步、不惜一切代价,只能使人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事实上惩罚正在降临到许多地方、许多人的头上。这种现代化我们究竟需要不需要,这不光是一个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所以,究竟应当怎样用科学发展观领导和指导现代化建设,对各级政府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和任务,怎么样都规定和考核他们的政绩,需要真正作出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尽快采取切实行动。
    其次,国家应制定中长期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不仅应当包括中国国内的常规能源、新能源开发战略,还应当包括中国利用国际能源的战略规划。现阶段中国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1.1%,消费却占29.5%,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但消费量占5.2%,不仅事实上中国能源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经在不断攀升,而且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会进一步增长,就像粮食问题使人们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一样,在能源方面也有一个“谁来支撑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必须加紧研究制定并实施新的能源战略,特别是,其中必然要涉及到众多国际和区域政治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科技、教育等战略,需要制定各个方面的新国策。比如说,国外进口能源的运输通道就涉及到台湾问题,那么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就成为与国家现代化战略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第三,中国应该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不仅仅土地,所有的资源,都应该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我国早已经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也早已经提出,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制定一部以保护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资源节约法”,大力推动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比如说,可以规定,任何新企业的单位效益产出能耗水平必须在达到比如美国的水平(2.67)才可以开工,达到日本的水平(1)就给予奖励,老企业能耗不得低于4,否则即予关闭。要修改《环境保护法》,加大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要把保护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作为小学生的教材,推动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娃娃抓起。
   

来源:人民网



     编 辑:远帆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