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煤”字不放松 | |||
煤炭资讯网 | 2012-11-21 9:05:33 头条 | ||
从鸡西到鹤岗,从双鸭山到七台河,日前,记者在黑龙江四大煤城采访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地区的矿业集团的领导者大部分毕业于同一所学校黑龙江科技学院。 从鸡西矿业学院到黑龙江矿业学院,再到黑龙江科技学院,从地处一隅的鸡西搬迁到省会哈尔滨。虽然离煤城远了,名字改了,但这个曾经依托煤炭行业起家的学校,“更名不改姓,迁校不拔根”,紧紧咬住“煤”字来做大文章。 人才培养瞄准行业需求 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09级学生张万昂上周刚刚签约山西潞安集团,对于一年8万元左右的年薪,他和家人都非常满意。他告诉记者,班级除了几个准备考研的同学,大部分都已经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刚刚从企业走访调研回来的学校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高志刚向记者介绍,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推广使用大机械设备,煤炭行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学校采矿专业、安全专业、地质专业学生都非常抢手。 不仅输送人才,黑龙江科技学院还主动送教育上门服务,学校依托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每年为黑龙江省煤矿培训矿长及各级技术管理人员9000余人次;依托安全评价中心为省内100多个煤矿开展安全评价;依托成人教育,广泛与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企业合作,累计培训在职人员1万余人。 科研攻关解决行业难题 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师李凤义在黑龙江矿区可谓是个名人,李凤义10年坚持钻进煤矿搞科研。目前,他承担的“建(构)筑物、水体下、铁路下压煤绿色环保高效充填开采技术示范工程”项目中试阶段已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为七台河矿区解决呆滞煤量1亿吨,将矿区服务年限延长5—10年。 在黑龙江科技学院,围绕煤炭行业、企业难题搞科研,为煤炭生产一线解决问题,已经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 据学校科技处处长雷宏介绍,2008年,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建设国家级煤炭工业基地,煤电化产业基地的实际需要,学校联合企业,牵头搭建了黑龙江省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成立了矿井高效开采、煤炭安全、煤矿机电设备、煤炭加工与转化、煤伴生矿物资源利用5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目前,该平台在研项目总数达78项,转化及产业化项目27项,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据悉,“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省重大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近400项,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 专业建设顺应行业发展 “课程服务专业,专业服务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最有发言权。”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长宋作忠告诉记者,学校不仅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方面服务行业,专业方向的选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也要顺应行业变化。 采矿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孙广义老师就曾多次带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走访黑龙江、吉林、山西等煤炭行业大型企业,逐一与企业领导座谈,共同分析研究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不仅如此,学校还根据国家有关煤炭行业发展与改革的最新信息,及时调整自己专业设置。2011年,根据煤炭行业的转型发展和新能源发展需要,学校增设了煤及煤层气专业。 如今,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安全开采、加工转化、矿山机械设计与制造、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系统完整的矿业科技服务与学科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