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辽宁首富朝鲜投资被坑怪谁

煤炭资讯网 2012-8-18 12:43:15    能源新闻

    信心满满的投资者,为什么会收获如此悲惨的结果,这和朝鲜特殊的投资环境又有什么关系?

    不是所有“富贵”都可以“险中求”

     辽宁首富周福仁描述最初在朝鲜的投资愿景时这样说道“富贵险中求,越是不完善的市场,机会越大,利润越高。”实际上,正是这种一开始就深入大脑的错误判断为后来的噩梦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如果周福仁理解的“富贵险中求”的“险”不是指市场、行情的不规律波动而是所谓的“不完善的市场”,那么他一定打错了算盘也必然为此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中国商人和朝鲜打交道最原始也最成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边境贸易,恰恰是边境贸易的特性让商人产生了对“不完善市场”的正面期待。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市场经济被具体落实,而朝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急缺各种物资,商品意识较强的中国南方商人就跑到丹东来做对朝边贸。这种“倒腾”贸易并不和朝鲜政府直接接触,在初期也没有受到政策管制,商人当然会感谢朝鲜所谓的“不完善的市场”。

    在边境贸易日趋饱和后,中国有大量投资者在朝鲜经营矿山、水产、木材加工等资源类行业,不可否认资源类行业具有回报率高、回报速度快的特点,可是事实上,资源类投资却是中国在朝鲜投资者中失败比例最高的,原因就是只看到了“不完善的市场”带来的机会,却忽视了躲在角落让人恐惧的投资环境风险。

    周福仁合作方绝招一:先蜜月后翻脸

    中国商人在朝鲜投资,一般会考虑两个最为有利的因素:1、人力成本低;2、自然资源优势。周福仁在朝鲜瓮津矿山投资建厂每个工人只要30美元一个月,瓮津铁矿也是朝鲜一直没有开发的储量巨大的铁矿,总储量有17多亿吨。看上去这两个条件都充分满足并且足够诱人。

    根据朝鲜的规定,完全外资的企业是不允许的,中国投资者必须在当地找到一个合作单位,所以周福仁找了岭峰合作会社。由于中方企业无法和朝鲜政府直接接触,朝方的合作会社就成了朝方信息的唯一传递者和信息源。2006年,双方在谈合作股份的时候,朝鲜当时对资源类合营企业的政策是朝方所占股份最低不得低于30%,而岭峰合作会社为了拿下这个项目,隐瞒了朝鲜的这个政策,在协议书上把控股降到了25%。

    这也成为岭峰合作会社后来撕毁合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好理解,由于我急需这个资金、技术,我可以先答应任何有利于你的条件(本来就没打算执行)。

     周福仁合作方绝招二:赶跑中国企业驻朝鲜员工

     2011年4月25日,年产50万吨铁精粉选矿厂开始投入生产,预期每年利润可达15亿人民币时,岭峰会社副社长突然带人把西洋集团驻朝鲜员工赶跑。

     朝鲜规定,外国人只能在有外事接待资格的酒店居住,不得自行租住,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厂区居住,必须由朝方合作单位向国家外事单位和安全部门提出申请,而这类申请的批准极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方投资者极有可能失去最基本的对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

    赶跑员工这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无赖行为,除此之外,朝鲜合作社还有一些别的措施可以控制合资企业。中方的总经理和管理人员无权管理朝鲜劳工(有意思的是,朝鲜在中国的外派劳务人员,其所在单位也无权管理她们),也无权直接安排销售和生产。在朝方掌握了中方提供的技术后,对中方的需求越降越低直到自己可以把产品生产出来、销售出去、独享利益,要你们做甚?

    周福仁合作方绝招三:有堪称废纸的贸易保护法律

    最让周福仁崩溃的“所谓的16条”其实就是朝鲜合作社单方面违约,比如他们要求西洋集团支付产品销售额的4%-10%,土地租赁费改为每平方米1欧元,工业用水费为每平方海水0.14欧元,而这些要求合同内都未曾提过。

    实际上,朝鲜有比较完善的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1984年,朝鲜通过了《合资经营法》,允许外商以合作的形式到朝鲜投资办厂,随后又制定了《合作法》、《涉外经济仲裁法》等旨在保护对外贸易的法律。

     但最暴露这些法律是废纸的地方有两处:1,中方人员在没有合作方人员的陪同下不能去朝鲜国际仲裁贸易委员会,显然对方不会主动把准备起诉的投资者带去;2,朝鲜到目前为止没有参加任何世界公认的贸易组织,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不仅在朝鲜无处投诉,在国际上也无从下手。
     中国投资者在朝鲜需要考虑哪些特殊的风险?

    道德风险

     在各种公开的资料中,很难查到关于在朝中国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曾有人联系中国驻朝使馆,向其了解在朝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得到的回复是:中国在朝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保密的,因为要从两国友好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理由其实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中国投资者在朝鲜的日子不好过。

   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前往朝鲜前总是信心满满认为很有可行性,可结果总是令人不满呢?因为朝鲜是一个特殊的国家。

   在诸多的风险分析中,道德风险往往不会被拿出来说事,因为这一项实在没什么说的必要。但是在朝鲜是例外。道德风险主要指的是社会、政府、企业、个人的诚信。而考察中国企业在朝鲜所遭遇的道德风险的根源,往往不是人力不可控的客观环境,而是朝方合作企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这样的愿望往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在法律失效的状态下。

     中方投资者在朝鲜考察时,朝方合作者会极力夸大项目可行性、回报率、政府背景,双方签订的合同能够最大的满足中方投资人,但在资金、设备到位,技术掌握后,另一番嘴脸可能随时等候你。

     基础设施风险

     显然,朝鲜属于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的国家,这会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朝鲜电力不足的问题在70年代后期就有预兆,在90年代以后更为明显。于是政府采取了很多限电措施,新建的发电厂缓解了居民用电却对工业没产生多大的改善。

   电力是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很多中国投资者投资前并未充分认识到朝鲜的电力问题,生产过程中常常断电,即使有电,电压也达不到正常要求,对设备的损害很大。有的矿山所在地根本没有线路,只好购买发电机,而长期靠发电机维持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导致亏损。

   除了电力,交通问题也是横亘在中国投资者前的一座大山。据《朝鲜中央年鉴公布》,朝鲜公路总长75500公里,可通汽车的公路只有23633公里。而主要依赖铁路的朝鲜交通,大部分铁路都是电气化,经常停电,火车就无法保证速度和运行时间。尤其对于采矿业,矿石的运输本来就不方便,公路少、铁路状况多的情况下,矿石运输的命脉就很难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周福仁只看到“不完善的市场”有漏洞可钻,殊不知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这漏洞不是给他钻的,朝鲜合作者利用漏洞可比他有力纯熟多了。


来源:腾讯网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