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中国煤炭进出口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及2017年预测

煤炭资讯网 2016/12/24 21:08:33    要闻


  在12月15日天风证券主办的“2017年度产业峰会”上,汾渭能源董事长常毅军做了关于“中国煤炭进出口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及2017年预测”的精彩演讲,以下为发言内容全文:

  各位朋友下午好,刚才主办方对煤炭行业的分析做得很好,虽然角度不同,但结论基本一致。

  我今天从中国煤炭进出口的角度对刚才的观点做一个补充,关于煤炭进出口,有人认为占中国煤炭供应的占比很小,不可能对中国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有人认为进口或者是出口煤,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今天的第一部分先讲讲我们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个是从过去20年的角度来看,每次国内外市场的巨幅波动变化,是由中国煤炭的进口和出口来决定的,中国煤炭每一次呼,每一次吸,决定了国际市场的涨或者是跌。

  第二个是煤炭进口或者出口对中国煤炭市场起着重要的平抑作用的,同时也是中国煤炭价格的先行指标:通常国际市场在价格涨的时候比中国的煤炭涨得快,跌的时候也跌得快,它的时间差大体上和我们中国的CR库存指数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大体相当。

  第三个就是中国煤炭的进口或者是出口的决定因素或者是主要因素,不是需求带动的,是由煤炭生产巨幅波动决定的。

  下面的图1显示,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中国煤炭出口从高位持续回落,造成国际市场的持续短缺,日澳炼焦煤合同价格由48美元一路攀升300美元,而且期间出口减少的幅度决定了价格攀升的幅度。

  如图2显示,从2011年开始,中国煤炭进口开始持续下滑,国际煤炭市场开始持续过剩,炼焦煤现货价格从380美元跌到2015年底77美元,2016年开始,进口煤重新开始快速增加,国际炼焦煤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至310美元。

  也就是说中国煤炭出口量减少一点点或者是很多,就导致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少了那么一点点或者是很多。少了一点点的时候它的价格就是缓慢上升,当少得快的时候就急速上升。这就是中国的进出口煤,它是多年来国际煤炭市场最琢磨不定的变量和不确定因素。

图片0

  刚才我说的第二个,国际市场的煤价是中国煤炭价格的先行指标。我们从图3上看,国际市场的煤的价格的每一个波动幅度都大于国内煤价的波动;每一个波动的拐点都早于中国煤炭波动的拐点。

  我们在此稍微剖析一下它的原因,国际市场价格所有的变化都是在花很大的力气去认真研究中国和国际市场供求的关系后现成的,它的涨价也好,或者是掉价也好,是有充分的数据支持的,它该涨的时候就敢涨,因为知道你缺煤了,该跌的时候就跌,因为知道你过剩了,下一步还要更跌。中国国内市场这么多年以来,大家是看政府的呼吁,或跟着大国企走,而国企呢,其实在该涨的时候也没有信心,不知道该涨多少,涨了怎么样,该跌的时候也不知道,所以这么多年国外市场变得快,中国市场反应慢,所以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从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对市场研究的重视或者是水平。

图片1

  第三个我们再看看决定中国煤炭每次进出口的大幅波动的原动力,我们发现都是来自于煤炭产量大幅波动,2008年奥运会提前三个月地方煤矿一律停产,造成阶段性产量减少约占同期产能的30%,创造了国际国内煤价的一个峰值,2009年到2010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地方煤矿一律停产,同样造成了全国煤炭产能减少10%左右,造成了进口煤持续增加,国际国内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一直到2012年整合矿井开始投产,国内煤炭产量逐年快速增加,国内外煤价开始持续下跌。最后一个峰值大家都清楚了,2016年煤炭去产能造成了国际国内煤价快速上涨。

  今天我讲的第二部分是2016年中国煤炭市场的回顾:图4和图5是中国煤炭资源网2016年供求和价格的月度统计表,其实我们每年年初都会用同样的模型做一个预测表,然后逐月根据实际数据修正并根据情况对后面的模型进行调整。

  今天这个表和年初的表对照,除了价格的波幅以外,其他波动和拐点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如果在座的各位2016年年初买过中国煤炭资源网的年度去产能研究报告,可以拿出报告和这个图做下对比。

  在报告中我们第一次提出煤价从三月份止跌回升并持续大幅上涨,报告中明确指出“去产能政策”将在9月份作出大幅调整,11月份和12月份,动力煤和炼焦煤将分别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对此,有人说我们又猜对了,这个能猜出来吗,如果是猜能年年猜准吗?

  与这个表格相配套的,我们还有库存数据,年初的时候中国煤炭的库存差不多4亿吨,随着去产能的逐步到位,从4月份开始,每月的供给将进一步小于需求,据此计算到9月份合理库存会消耗完毕,造成价格进一步上涨和恐慌,为保证去产能的成果,相关部门一定会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但从政策的调整到落实,到形成库存再到影响价格需要一个过程。

  陕西、内蒙动力煤采条件好,露天矿井多,产能恢复至影响价格需要一个月,而炼焦煤主要在山西,以井工矿井为主,恢复难度大,需要更长时间,我们据此作出了上述价格峰值相应退后的预测。峰值以后,供给快速增加,而进口煤也会惯性持续,因此我们做出了动力煤和炼焦煤在11月和12月底价格开始下降的预测。

图片2

  下面表1是2016年的去产能完成之后的中国煤炭行业的全部产能状况。去产能之后剩余的正常生产的矿点是35亿,还有后面的证照过期矿井,手续不全建成的矿井以及再建矿井和改扩建矿井都是根据我们产能数据库的单个矿的统计结果。

  只要我们把后面这部分矿根据他们的建设状态逐一做一个梳理,搞清楚他们是否会投产以及什么时候投产,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2017年逐月的可能产能。据此我们得出了2017年可贡献的产能为40个亿。

图片3

  图6是现有产能在3种不同的情况下的产量分析,在3月份冬季取暖结束以后恢复276天限制,它的结果就是即使所有矿井都很正常的生产的话,还会有4000万的缺口,而在安全等不确定因素如此之多的情况下,通常是不可能正常生产的因此,供给将严重短缺;如果全部执行330天,将有6.5亿的过剩。

  因此我们认为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都不大,最大的概率是采取9月末的先进产能部分执行330天的那个方案,该方案按产能计算过剩3.3亿,但考虑到一些安全事故及重大的活动对地方煤矿的影响,以及适当的保障系数,应该能够符合各方面的诉求,我们可据此再做出下年度的供求模型。

图片4

  今天我讲的第三部是2017年的价格预测:刚才我们分析了2016年底行业产能以及2017年的供应量,在此我们还需对需求量和进口量做一个分析。需求量我们基本上采取的方法是按照某一个全机构对2017年GDP总的趋势,我们取之6.5%,然后我们还要做一个年度GDP和煤炭消费的相关性,我们再根据每年需求变化的规律,比如迎丰度夏、冬季集中供热等等需求的变化,作出一个逐月的煤炭需求量。

  关于进口量我们会参照历史的数据对需求做一个模拟,我们取二季度的进口基数作为我们模型的选择参数,从而得出了以下动力煤(图7)和炼焦煤(图8)的年度分阶段的供需对比以及供需差,再根据历史的相关性规律得出不同阶段的价格波动曲线。

图片5

图片6

  关于这个表格模型的使用,我们会配套一个CR库存指数,CR库存指数是由大概是1000多个固定的样本点,按固定产品、固定地点、固定时间每周汇总做出的一个库存统计数,这些数据已经持续使用十余年,每月我们会将CR库存指数的变化和上述月度供求预测的供需差进行对比校正,找出原因修正数据,并逐月进行下个季度和下个月煤炭价格的定量分析和预测,

  由于CR库存指数是业已完成的供需对冲的结果,它对价格的影响体现为短期,通常情况下它先于动力煤15天,炼焦煤45天左右,而供需差则反映到价格上则时间更长。是这些数据和方法的充分使用,使我们的价格分析和预测系统能够在至少10年的公布历史上保持了趋势预测100%的准确率和涨跌幅预测的75%的准确率。

  现在很多人认为煤炭是最难进行市场预测的一个大宗产品,而我们认为在中国的大宗产品里边,煤炭是最容易预测的一个产品。从需求方面看发电量是中国统计数据中最准确,最公开的行业数据,每度电消耗多少煤,也是比较准确的数据。

  我们的粗钢产量也有准确的统计,其实不管经济怎么发展,房地产也好,还有汽车也好,还是装载机也好,最终它会体现在电力和钢铁的指标上,其他小众需求如建材、化工也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从需求看煤炭需求是最能定量准确把握的大宗产品。

  而煤炭行业的供给是也比较集中的,特别是这几年黑煤窑等已经基本杜绝,国家的管控也更加严格,总共生产矿井和建设矿井总共也不到1万家,全部掌握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我们公司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不就在做这件事情吗?

  刚才我们看到的东西,它每年有多少煤矿在生产、多少煤矿在试运转、多少在建与改扩建、多少煤矿因各种原因被停产都是一目了然的。关键是要掌握是330天还是276天以及重大活动或安全事故造成的停产范围和期限,以及安全与产能管控的力度,这样我们就能准确预测它的产量。比如说两会期间地方煤矿停产,奥运期间地方煤矿停产,某个地方发生了矿难,我们只要及时评估其影响范围和时间,就可调查出对供给量的影响,从而及时把握供求变化进行供求与库存的对比。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产量严重过剩、库存持续增加、价格不断下跌情况下有多少民营煤矿因直接生产成本已经高于价格而被迫停产,这也就是我们坚持每月做各区域各煤种的盈亏平衡及成本曲线的原因,也是我们能在2016年初能够清楚统计出已经停产产能的原因。

  以往我们一直在为行业的实体企业服务,通过今天和这些金融界的朋友们在交流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相互之间能够建立起到更好地互动关系,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对各位起到帮助。谢谢大家!



来源:中证网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