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李祥科:矿山人物(威煤记忆征文)

煤炭资讯网 2016/7/4 12:38:18    散文荟萃
     编者按:在川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贡盐业、内江糖业、威远的煤,历史悠久,威名远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威远煤矿的煤藏丰富,煤质亦佳,曾为抗日时期和四川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曾经的风云人物至今被人广为传颂。
   
      威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越崎  
 
   孙越崎(1893—1995 )浙江省绍兴县人,1921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系。1932年8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后回国,担任国防设计委员会采矿室主任。1940年6月,与国民政府经济部、财政部共同筹建威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他亲赴黄荆沟,制定向黄公路修筑、一、二号矿井开凿、机器设备选购、公司机构设置等方案,为威远煤矿的创办付出了心血,使之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煤矿之一。1946年到1949年,孙越崎任国民政府煤业总局局长、钢铁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纺织总公司董事长、行政院资源委员会委员长。建国后,孙越崎先后担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国务院中外合资和进出口管理委员会、煤炭工业部、对外经贸部顾问;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国民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等职。

    威远煤矿第一任矿长郭象豫
  
    郭象豫(1887—1971)河北省大城县人,1921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系。曾任河北大城煤矿、安徽馒头山煤矿矿长;淮南煤矿局副局长;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1940年8月,聘为威远煤矿第一任矿长,他亲自设计和指挥威远煤矿的设备安装、矿井开凿和机构组建,使煤矿建设顺利进行,在短暂的时间内于翌年2月正式投产。      
    1943年11月,冯玉祥将军到威远煤矿视察,对郭象豫的工作作风、管理方式及矿井规模颇为赞许,亲题“新天新地新世界”之匾额相赠。1945年,郭象豫被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往美国考察矿业一年。回国后适逢抗战胜利,即往东北接收原日占区工矿业,任阜新煤矿公司总经理。解放后,任江西省赣西煤矿总经理。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84年12月,中共萍乡矿务局为其平反昭雪。

     威远煤矿首席军代表席长林   
 
   席长林(1922— )山西省蒲县人。1938年在蒲县参加抗日救国宣传工作。翌年10月,成为八路军晋西支队宣传队员。1948年任西南服务团六大队队长,1949年12月派驻威远煤矿,任首席军代表。席长林接管威远煤矿后,首先废除封建把头制度,抗击土匪侵扰,惩治黑恶势力、安抚矿区民心。同时,向政府申请贷款借粮,在新年之际深入工棚,访贫问苦,鼓舞矿工当家作主的志气。在矿区处于半停产的情况下,席长林很快组建起工会和党团组织,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全面改革管理机构、大胆提拔工人干部,为解放初期煤矿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出了贡献。1956年,席长林调离威远煤矿后,先后担任过川南行署煤铁局局长、四川省工业厅矿冶局局长、中央原子能筹委会生产技术处处长、航天部450工作室主任等职务。 

    威远煤矿总工程师胖英 
  
   胖英(1920—1998),河北省玉田县人。1948年7月,从西北工业大学矿冶系采煤专业毕业后,来威远煤矿工作。他不怕井下作业的艰苦和危险,常年摸爬滚打在采掘第一线,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做起,先后担任一井主任(井长)、矿生产科工程师、技术室主任和威远县第五、六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省煤炭学会委员。   
    1951年,胖英到北京跟随苏联专家学习半年后,回矿改15米短壁采煤为40米长壁采煤、改拖筐爬行运煤为角铁大包运煤,这一革新,使工作条件改善,生产成本降低,原煤年产量由1950年的6.73万吨增至16.97 万吨,受到矿工称赞和四川省工业厅表彰。1953年,省工业厅在威远煤矿召开现场会,推广长壁式采煤法。同年,胖英被评为矿甲等劳动模范。  
   1954年,胖英组织生产科、技术室的同志们进行技术改关,开始尝试采煤作业每日一至二次循环、两日三次循环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1956年9月,胖英担任威远煤矿总工程师,他与成都水泥制品厂合作,成功研制出新型井下巷道支撑材料——混凝土预制支架,于当年在全矿推广使用。到1958年,威煤井下运输大巷90%都实行砼支撑,既降低坑木消耗量和支撑维修量,也大大提高了井下作业的安全系数。1959年,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在威远煤矿取得显著效益,原煤年产量达到74.04万吨,受到省煤炭厅高度赞誉和重视,迅速在全省煤炭行业推广。
   1960年前,煤矿井下掘进采用干式凿岩法,弥漫的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极大。胖英因地制宜、大胆改革,换用喷雾洒水湿式凿岩法,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工人煤矽肺发病率,对国家和矿工均可谓功德无量。1964年,胖英带领技术人员试验用1.2KW电煤钻侧式供水法探水取代落后的人力手摇钻或钢钎、二锤手工探水取得成功。此法不但减轻劳动程度,提高工效十倍,而且能适用于极薄煤层探水,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渗透事故的发生。1966年,煤炭部在北京举办全国煤矿技术革新展览会,威远煤矿这套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探水钻具,备受同行青睐,争先学习引用。
文化大革命中,胖英被扣上“反动技术权威”的帽子惨遭批斗,身心受到极大伤害,技术失去用武之地。粉碎“四人帮”后,胖英重回总工岗位,并于1981年聘为高级工程师。他不顾疾病缠身,到芙蓉矿务局学习矿井锚杆支护法。回矿后,通过严谨的摸索试验,终获成功。到1982年,全矿采煤和运输大巷80%实行锚杆支护。
1984年12月,胖英年老退休。1998年7月在威远煤矿病逝。

    矿山骄子孙义彬
  
    孙义彬(1946—2002)本姓范、名贵元,四川荣县人。童年家境困窘,抱养给威远煤矿一孙姓工人,初中二年级转入威远中学。1965年夏,孙义彬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却因生父阶级成分株连而落第。回到威煤养父处,受黄荆沟镇之聘,和一位周姓老师用向镇福利社借来的50元钱,开始一所中学的创办。为了实现当一名老师的理想,为了穷山沟能有朗朗书声,孙义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单力薄、吃住无着等困难,带领学生不但抬石运土、修路植树,还翻山越岭几十里去勤工俭学。学校建成了——石桌、石凳、茅草房,无灯、无光、透风墙。条件简陋不算什么,但看着在“读书无用论”影响下每天只背着一本红宝书上学的学生,孙义彬十分痛心。社会主义的草就真的比资本主义的苗好!他不信!“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不也是伟人名言?他顶着嘲讽和压力,上课——家访,家访——上课,无怨无悔,苦口婆心。
    1968年,复读闹革命后,学校秩序有所好转。学生们的书包也多了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工业基础、农业基础、革命文艺等课本。这给孙义彬焦渴的心田注入了源头活水,激起他风华正茂的蓬勃朝气。1969年秋,他接手一60余人的初中班,除体育课外,他不但包揽了该班全部学科的教学,还自设俄语、历史、地理。仅衣袋中装几只粉笔,他能从朝读一直讲到下午放学,晚上还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八个样板戏的主要唱段,几被他教唱一空。各科知识对他来说,都是那么成竹在胸,剥蕉抽茧、娓娓道来、游刃有余。1972年初,这一毕业的初中班,已学完文化大革命前高中教材中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的大部分课程。
    1977年冬,高考制度的恢复,为孙义彬教学才华的展示,带来崭新契机。当年,他辅导复习的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小镇沸腾、矿山震惊、县城也盛传其名。1978年10月,孙义彬以一介民师身份被破格调入威远师范任教数学。同年春节,他在黄荆沟中学连续几天高考复习讲座,教室内外人满为患,他未收取分文。两年间,经他复习指导的学生有60余人进入高等学府。春蚕和蜡炬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4年,孙义彬调入威远中学。1987年评聘为县内首批高级教师。他所教的高中毕业班,有十届数学班评成绩列内江市单课第一,居省前茅;每届都超额20%以上完成市、县教学任务,有一半学生考入重点名牌大学;他任班主任的班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班集体。1993年,孙义彬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4年3月,威远县人民政府授予他“科技拔尖人才”称号;4月,省人民政府定其为“中学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月,他应绵阳、广汉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之邀,分别为其“高三数学复习研究会”作专题学术报告。之后,二市在写给威远县教委的感谢信中,称赞孙义彬长达5小时的报告是“小学、初等、高等数学知识及内容娴熟于胸,数、理、化功底深厚”。同月,被四川省教委聘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并连聘至去世。   
   1995年10月,四川省教委组织全省知名教师赴三州讲学献课,孙义彬参加赴甘孜州组。在泸定和康定,他分别为当地教师作了有关数学的教学学术报告;为泸定和康定中学即席上观摩课和示范课;应聘为康定中学数学指导教师。
    1996年7月,孙义彬参加由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国家教委人事司联合在承德举办的全国首次特级教师“园丁之家”暨工作研讨会。他作为四川代表的经验交流发言,深得与会者好评。1997年6月,省教委聘他为“四川省第五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三年后又续聘为第六批成员;9月,获省教委“四川省师德标兵”和威远县委、县政府“知名教师”称号。   
      1998年,第11期《班主任之友》杂志以孙义彬工作照为封面,并在该期重点报道他个体教学经验。《精神文明报》、《教育导报》、《华西都市报》、《内江日报》和省、市、县电台、电视台也先后对孙义彬的师德事迹、教学成果、班主任经验进行专题报道。他撰写的教学经验和论文有数十篇在《数学》杂志上发表,或在全国、省、市获奖。  
     2001年4月,他撰写的《分层递进、突出创新、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孙义彬数学教学经验》,在内江市教育科研成果研讨会上宣读后,引起教育界强烈反响。同年9月,该篇论文获四川省普教成果二等奖,是全省特级教师唯一获得的个体教学经验成果最高奖。
    孙义彬从教三十八年,当了三十三年班主任。在四川师范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时,作为唯一的历届学生代表,他应邀为师院师生和校友作专题学术报告;他被省、市政府组织或当地教委、学校邀请,先后为成都、自贡、涪陵、德阳、南充、遂宁等12个地、市、州的中学教师和八次为内江市高中毕业班研究会作专题讲座和上示范课;内江、隆昌、荣县等市、县各中学、威远县二十个镇各中小学都留下孙义彬匆忙的足迹和演讲的声音。他被评选为:两次内江市党代表、优秀共产党员、威远县科技拔尖人才、知名教师(该两项每年享受政府津贴1200元);三次内江市优秀班主任;五次内江市优秀科任教师;十三次四川省指导学生创造发明、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和数学冬令营优秀指导教师;连续三年获县指导教育科研特等奖或一等奖。分别担任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内江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委员会副理事长、威远县数学学会理事长。   
    2002年10月30日,孙义彬因患肝癌在华西医院逝世。骨灰安葬在威远县城东北桃花山公墓。墓碑上“学富五车勤舌耕教苑巨擘,名震四野沃桃李学界泰斗”的镌联,充满对孙义彬“视教育为生命,以毕生荐轩辕”辉煌而短暂一生的仰慕和扼腕。


作者:四川省威远县史志办 李祥科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