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拖欠职工工资的煤矿注意了 政府既将出手

煤炭资讯网 2017/2/25 12:32:45    焦点话题

      煤矿工资成本占比高,并不是因为煤矿干部职工工资水平高,而是因为用人多,基数一大,总量就上去了;解决欠薪问题又导向了另一个老问题——减人提效,“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这是治本之策。


文/崔涛


      还在拖欠职工工资的煤矿必须注意了,近日国务院督查组已奔赴部分省区,实地专项督查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强调要“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严肃问责一批失职失责人员”。


      近几年,煤矿拖欠职工工资,基本上是普遍现象,不论大小矿,也不论企业所有制性质。现在,国务院出手,各矿应当主动自查,一方面在各种用工形式中,是否有农民工,是否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如果有就尽早解决,别“撞到枪口上”。另一方面,拖欠的非农民工工资也要努力清欠了,不能非要等到政府出手。


      煤矿欠薪情况有多严重?笔者没有掌握权威数据,不能妄言。但产煤大省山西的例子可供参考。据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一新透露,目前山西国资国企欠薪约54.6亿元,拖欠社保118亿元。煤炭是山西国有资产的主力,煤炭资产占国有资产的比重达36%;山西煤矿的情况,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至少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煤矿欠薪情况严重,二是欠的不仅是工资,还有应给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解决欠薪欠保,山西已经定下目标:“五一”之前全部还清。其他省区相信很快也会有动作。所以,存在此类情况的煤矿,应当高度重视、有所作为了。


      说到欠薪,有个问题是大家经常议论的,为什么煤矿经营形势一不好,往往先拿工资开刀,通常是先降再拖欠。而大家又常常用来对比的,是其他行业,比如一些用煤的下游行业,企业亏损严重,但职工工资却不减不欠或很少减很少欠。这种对比的潜台词是,煤矿企业不如人家关心职工。


      我们说,任何的现实存在必然都有其合理性。煤矿企业拿工资“开刀”,除了一些企业管理者的“习惯思维”和“惰性思维”外,还确有煤矿的成本结构问题。


      在煤炭产品成本构成中,多数煤矿工资成本都在40%以上,个别甚至达到60%。一般情况下,当经营形势不好时,企业为了维持再生产,节支降本是必然选择,而压减成本必然从占比最高的部分入手。而其他行业呢,比如火电厂,工资一般占总成本的10%左右,可压减的空间并不大,压减了对降低总成本意义并不大。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型煤矿表现也很明显。近年来建设的一些千万吨级大矿,用工控制在千人数量级上,基本也没有压减拖欠工资现象。当然那种为与同企业兄弟单位保持“共患难”的非受迫性降薪欠薪除外。


      再进一步看,煤矿工资成本占比高,并不是因为煤矿干部职工工资水平高,而是因为用人多,基数一大,总量就上去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欠薪问题又把我们的目光导向了另一个老问题——减人提效。老病症有了新药方,“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这是治本之策。《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矿井机械化目标、全员工效目标等,指向性非常明显,目的也在于此。还有着眼于先治标的,“未来5年内,原则上山西国有煤矿一律不新招聘普通职工,一般管理人员采取退2进1或退3进1政策”,这是山西省新出台的政策。


      事实上,在不少煤矿,现在面临的是“人员又多又少”的结构性矛盾:多的是总量,是技能水平不高的人员,而生产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又十分短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职工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好在,政府不断有利好消息传来: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了“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提出了“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的目标。这是整体上的,还有单方面的。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强调“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这既为企业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用待遇留人”提供依据,也能在职工中树立“要想多挣钱,就得有技能”的导向。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实,煤炭职工队伍建设将会呈现新的面貌,薪酬待遇情况也会有很大改观。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煤炭网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