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科技创新“平稳着陆” | |||
煤炭资讯网 | 2023/3/9 9:51:12 要闻 |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为3.9%;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50%。 “基础研究中的创新性成果并不简单等同为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说,“目前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一方面,存在大量‘沉睡’专利,‘有货无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面临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对新的产业技术需求旺盛,但是获取渠道有限。”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实施,政策细则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科学技术人员转身投入技术转化,科技成果转化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相关代表、委员积极探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路径,建议通过创新闭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清除三个主要“拦路虎” “我认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关键要清除供需不够匹配、渠道不够畅通、环境不够友好三个主要‘拦路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只有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才能实现创新活动的闭环,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袁亮表示,供需不匹配,主要是科技创新缺乏组织性,科技活动多是从“我能做什么”出发,还需多从“企业需要什么”入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高供需适配度;渠道不够畅通,主要是缺乏问题需求发布、创新成果展示、供需撮合的全国范围的高能级平台,虽然各地建设了一批“羚羊”等区域性平台,但是难以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大范围的市场化运作;环境不够友好,主要是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还不够有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职务成果认定和收益分享机制等还不够成熟定型。 如何激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当前科研人员主要分布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工程应用研究领域。”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金双根说,“对基础理论研究人员,要加大从0到1的基础原创研究投入,重视学术成就和学术认可度。对工程应用研究,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重视成果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为此,金双根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特别是政府、高校、企业和用户设立联合项目基金等,解决“卡脖子”问题,并推广应用和实践。二是建立校企科技成果共享机制,真正将生产需求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三是需要学校或学院出台相关具体成果转化和奖励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支持和扶持产业转化。四是提升科研人员能力,鼓励科研人员去生产单位挂职锻炼或学习,加强学校与生产单位高新技术产品应用合作。 “高校要完善考核体系,将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分开考核,提升成果应用和市场转化能力,鼓励科研人员产学研紧密合作,联合企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将成果转化与企业生产有机融合,联合攻关企业和工程‘卡脖子’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金双根说。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在具体实践中,不少煤炭企业已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进行有益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表示,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该集团构建了多类别奖励政策和多模式激励矩阵,以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热情。 “我们构建了一次性重奖、效益分红、股权期权‘三位一体’的激励矩阵。”李毛介绍。该集团设立了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激励奖金,丁戊组煤洗选炼焦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个重大项目分别给予100万元研发奖;芳纶胎圈等新产品开发项目连续5年,每年按不超过当年税后新增利润5%到15%的比例给予科研人员奖励;石墨烯导热膜、石墨双极板等前沿课题实施股权激励。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基层单位、重点项目、课题骨干科技创新绩效考核要素之一,制定了科技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和科技创新工作全面量化考核体系。在考核激励杠杆撬动下,该集团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我们区熔级多晶硅项目从立项到研发成功,仅用了7个月。500吨/年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从投建到机械竣工,仅用了6个月。”李毛说。 “煤炭企业要加强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提升一线员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发挥煤炭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纤维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生物降解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表示。 童明全指出,要让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首先要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工厂的产品,这需要解决工业放大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连续性问题,也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工人和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工厂新产品还需要变成市场接受的商品才能真正完成实践应用,这需要研究人员与市场应用接轨,了解市场需要、消费者需求,针对性解决市场应用中的问题。“实验室里的先进技术在产业中进入应用场景,要跨过一道道门槛,才能实现真正落地。”童明全说。 以应用为导向建创新平台 “中医有一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要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不高这个‘心腹之患’,就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袁亮表示。 袁亮指出,政府要构建全国性的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技术商品流通,畅通知识由资产向资本转化渠道,破除阻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堵点、卡点;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生态强激励,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的系统集成,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力度,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力量,健全“沿途下蛋”机制,促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联动。 “在煤炭行业,我们要以‘双碳’目标催生创新需求,聚焦煤炭智能安全精准开采、清洁高效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等开展科研攻关,从创新的源头开始,全链条提升创新活动对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创新成果对现实需要的支撑度。”袁亮表示。 袁亮建议,要发挥“政产学研用金”各自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贯通教育链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构建政府政策引导、机构多元办学、企业精准高效投入的机制,鼓励支持高校在区域行业最需要科技和人才支撑的地方开办研究院、科技园、科教产融合园等实体性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