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杨菁宇:东西方视阈下的“吾丧我”:陈少明与毕来德的比较研究

煤炭资讯网 2024/11/14 20:49:47    论文、言论
           摘 要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国学者陈少明关于《庄子》中“吾丧我”观念的解读与中国古典自我观念的探讨,与法国汉学家毕来德在其著作《庄子四讲》中对《庄子》思想的阐述,尤其是在第四讲中对主体性的深刻探讨。通过比较两位学者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哲学关切以及对《庄子》文本的不同诠释,本文试图揭示他们各自观点的独特性与局限性,以及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与挑战。
           关键词:吾丧我;跨文化对话;庄子;研究方法;理论视角

           一、引言
      陈少明和毕来德分别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庄子》中“吾丧我”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少明强调了“吾丧我”作为一种古典的自我观念,其在道家思想中的独特价值和现代意义;而毕来德则在更广阔的哲学背景下,讨论了《庄子》中的天人关系、主体性以及经验的描述与重构。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人研究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对话如何丰富我们对《庄子》的理解。
          二、陈少明的“吾丧我”解读
      在《吾丧我:一种古典的自我观念》中,陈少明教授通过对《庄子·齐物论》的精细剖析,深入挖掘了“吾丧我”这一概念的哲学深度与文化意蕴。他指出,“吾丧我”不仅是对传统主体性观念的一次超越,更是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反思。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吾丧我”象征着个体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极致自由,即个体不再受限于自我意识的束缚,而是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实现了主观与客观、自我与外界的和谐统一。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被陈少明视为是对人生本质的一种超然洞察,它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纷扰,指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和存在理解。
      陈少明在书中通过详尽的历史文献回顾,尤其是对郭象、王夫之等历代哲学家关于“吾丧我”的注解和解读,揭示了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演变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他强调,“丧我”不仅标志着个人自我意识的消解,更重要的是,它是对“齐物”哲学思想的实践与深化。“齐物”主张万物平等无别,强调差异中的统一,而“吾丧我”则是这一思想在个体精神层面的具体体现,表明了个体心灵在超越自我后,能够达到与宇宙万物的内在和谐。
      陈少明的分析超越了对“吾丧我”孤立概念的讨论,他将这一观念置于中国哲学的广阔历史与思想脉络中考察,通过与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佛教的“空”观念等进行对话,揭示了“吾丧我”在与其他哲学体系的相互作用中展现出的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这种跨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不仅丰富了对“吾丧我”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展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内部的丰富多样性与相互借鉴的动态过程。通过陈少明的解读,读者得以窥见“吾丧我”这一古典自我观念如何在历史长河中被不断诠释与再创造,以及它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思想可能产生的广泛启发。
           三、毕来德的《庄子》研究与主体性探讨
      在《庄子四讲》的第四讲中,法国汉学家毕来德以其深厚的西方哲学背景,对《庄子》中的“主体性”议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创新性的探讨。毕来德并不满足于将《庄子》简单归类为纯粹的哲学论述,而是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细腻描绘与深刻反思。他视《庄子》为一部充满洞见的文本,通过寓言、对话等形式,精确捕捉并传达了人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跨越时空,触及了人性的共通之处。
      毕来德提出的“机制转换”概念,是对庄子哲学中关于个人成长与精神转化过程的现代哲学诠释。他认为,在《庄子》中,主体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受限到解放,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体起初受限于外在规则和社会期待(低级机制),随后通过内心觉醒和精神探索,逐渐摆脱束缚(意识的释放),最终达到一种与自然(天)和社会(人)和谐共处的状态(身体与精神的整合)。这种转化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与调和,展示了主体性如何在与外界互动中不断自我更新,寻求更深层次的自由。
      毕来德将庄子倡导的“游于物之初”看作是主体性自由的理想状态,这里的“游”不仅是指身体上的漫游,更是心灵上的自由遨游,是对“虚”与“实”、“天”与“人”界限的超越。在这一状态下,个体能够摆脱既定的思维模式和物质欲望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性的自我认知和存在方式,体现了主体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
      毕来德的解读明显受到了西方哲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现象学对直接经验和意识结构的关注,以及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对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探讨。他尝试用这些理论框架来解读《庄子》,从而搭建起一座东西方哲学对话的桥梁。这种跨文化的解读方式,不仅扩展了《庄子》哲学的解读维度,也促使读者从新的视角审视主体性问题,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不同文化与哲学体系间寻找共通的人性理解与智慧。毕来德的工作因此成为了一次跨文化的哲学探险,展示了东西方思想交汇碰撞的无限可能。
          四、对比分析
     1.方法论差异
      陈少明与毕来德在研究《庄子》时所采取的方法论展现出了显著的差异。陈少明的研究根植于深厚的国学传统,他主要运用的是注疏学与文本分析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对古文献的字句解析,以及历代学者对特定概念如“吾丧我”的理解和阐释。通过梳理这些历史注释,陈少明揭示了“吾丧我”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的演变轨迹,为我们理解这一哲学概念提供了历史维度的深度。相比之下,毕来德的解读则带有浓厚的现代哲学色彩,他运用现象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视角,如主体性理论和语言哲学,对《庄子》进行了一次“实验性阅读”。毕来德强调通过直接的经验描述和实践性的理解来重新诠释古典文本,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构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庄子》的智慧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文化视角
     陈少明的研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他的解读工作不仅仅是对《庄子》文本的分析,更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把握和传承。陈少明的视角内嵌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吾丧我”这一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与儒家、道家等其他哲学流派的内在联系。相反,毕来德作为一个西方汉学家,其研究《庄子》的视角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哲学的烙印。他试图将《庄子》的思想融入到西方哲学的框架中,比如现象学对意识经验的探讨,从而为《庄子》的解读带来全新的视角。这种跨文化的解读努力不仅丰富了《庄子》研究的多样性,也促进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对话与融合。
     3.主体性观念
     在对“吾丧我”的理解上,陈少明与毕来德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陈少明倾向于将其解读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自我超越的哲学境界,强调的是个体在精神层面的提升,以及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高远追求。这种解读反映了道家哲学中追求自然无为、逍遥自在的精神特质。而毕来德则通过“机制转换”的概念,对主体性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他认为“吾丧我”不仅是精神上的超越,还涉及到主体性在不同生活实践层次上的变化与适应。在毕来德看来,主体性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个体从较低级的自我控制转向更高层次的意识释放和身心整合而不断演进的。这种解读突出了主体性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自我身份、社会角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如何通过自我更新达到内外和谐的状态。
          五、问题与批评
     尽管陈少明与毕来德的研究为理解《庄子》提供了宝贵且多元的视角,他们的方法和视角上的独特性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庄子》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对于陈少明来说,他深入挖掘了“吾丧我”在传统注疏中的演变,这种基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无疑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概念在历史脉络中的理解。然而,过分依赖传统注疏也可能导致对《庄子》思想的现代化解读和跨文化对话空间的限制。在快速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将《庄子》的智慧与当代社会的议题相结合,如环境保护、心理健康、全球化伦理等,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陈少明的解读或许未能充分展现《庄子》思想在解决现代人精神困境、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潜在价值。
     毕来德的跨文化解读无疑为《庄子》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他尝试将现象学等西方哲学工具应用于《庄子》研究,这一尝试拓宽了学术视野,促进了文化间的深度交流。但是,毕来德的解读在追求创新和跨文化对话的同时,有时可能过于强调西方哲学框架的适用性,而忽视了《庄子》文本本身的复杂性与历史语境的特殊性。例如,“机制转换”概念的引入虽富有启发性,但若未充分考虑《庄子》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根基,可能造成对原意的曲解。因此,如何在保持创新性解读的同时,精准把握《庄子》思想的原貌,是跨文化研究中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至于对“吾丧我”理解上的差异,陈少明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越,更多聚焦于内在意识的转变与提升,这种解读凸显了道家哲学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毕来德则将“吾丧我”与身体行动、社会实践紧密关联,强调主体性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动态表现,这种解读方式更贴近现象学关注个体经验的特点。这种差异性反映出中西哲学在理解“自我”时的侧重点不同,也提示我们在研究中应当更加开放地接纳多元视角,同时注意在差异中寻找共通之处,以促进更深入的哲学交流与理解。总之,尽管存在局限,陈少明与毕来德的研究依然为我们理解《庄子》提供了宝贵的视角,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加细致地平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精神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六、结论
      通过对陈少明与毕来德关于“吾丧我”和《庄子》研究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两人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理论框架,但他们都揭示了《庄子》中蕴含的深邃哲学智慧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与哲学传统之间的对话对于深化对《庄子》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进行跨文化哲学研究时,需要更加细腻地处理文化差异,避免简单化的解读,以期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与理解。


参考文献
[1]王玉彬.“吾丧我”:庄子的存在观念辨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80-89.
[2]陈赟.由人而天的“机制转换”与新主体观——论毕来德的《庄子四讲》[J].社会科学,2013,(07):114-123.
[3]包大为.《齐物论》中“吾丧我”的概念理路与存在论意蕴[J].浙江社会科学,2014,(08):101-106+160.
[4]姜丹丹.身体、想象与催眠——毕来德与庄子的思想对话[J].国际汉学,2016,(02):77-90+207.
[5]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J].哲学研究,2001,(05):49-53+80.
[6]凃明君.庄子的自我超越观念及其时代价值——轴心文明视野下《齐物论》“吾丧我”的二阶系统论解读[J].理论与现代化,2020,(03):118-129.

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菁宇      编 辑:肖平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