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马关锁:捻军曾途经河底攻临汾

煤炭资讯网 2024/11/26 9:46:43    小说、故事、杂文
  
  民国版《乡宁县志·大事记》记载,同治六年冬十一月廿三日,捻贼张总愚(即张宗禹),号“小郯王”,聚众十余万,自龙王辿渡河,由吉入境,分其军为三路,中路由县城出马壁峪,掠绛州、太平等处,西路由宽井河出青石峡,掠河津、稷山等处,东路由蒲县南境(途经河底)出豁都峪,掠襄陵、临汾等处。连扰近城诸村,居民惊逃山中。知县陈鲁预报,带勇防河,城中人民相率走避。二十五日,贼入城据之,留一夕,焚毁县署大堂并六科房屋而去。

  从以上《乡宁县志》记载里我们看到,清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之友军捻军一路,曾南出蒲县沿豁都峪南下,经河底攻打过襄陵、临汾。

  捻军又叫捻子,其前身是捻党,是一个由贫苦农民组成的反抗地主豪绅和封建官府的民间组织。清乾隆嘉庆年间,在安徽、山东、河南和湖北四省边区,就已出现了捻党活动。他们集合起来,打劫当铺和盐店,攻掠官吏和地主,进行杀富济贫的斗争。他们活动的特点是:“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即集中成捻,分散为民。捻党是一种较松散的半武装组织,他们公开反清,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发展成武装起义的捻军。

  捻军首领张行乐,安徽淮北毫州雉河集张老家村人,年青时因贩卖私盐,聚众抗官,被清吏追捕遂成为捻首。他带领淮北一带村庄捻党结捻聚义,破仓分粮,攻破河南永城,捻军起义正式揭幕。

  咸丰五年(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山西会馆举行的“雉河集会议”统一整编旗军,以张行乐、龚得树、韩奇峰、苏添福、侯士伟,领黄、白、蓝、黑、红旗,为捻军五大旗军,公推张行乐为“大汉盟主”。这次会议使捻军由分散走向统一,发展成为一支正规的农民起义军。

  同治五年(1866年)秋天,捻军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为了在四川建立一个像太平天国那样的农民政权,在河南许州(许昌)举行会议,决定将捻军分为两支,一支留在中原地区继续坚持斗争,是为东捻军;一支由张宗禹和张禹爵率领,前往甘陕联合回民义军,是为西捻军。东西两支捻军互相应援,以掀起华中和西北地区抗清运动高潮。

  张宗禹是张行乐的远门族侄,他是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又是一个农民将领,常常手不释卷,婉和寡言,处事果断,杀敌英勇。1862年春天张宗禹奉命率领一军远征,到达豫西与西北太平军配合作战。1863年初期捻军战事失败,陈玉成和张行乐先后殉难,于是张宗禹的捻军就成为后期捻军的基本力量。

  1866年10月,张宗禹率西捻军入陕,计划联合西北回民起义军,掀起西北地区抗清运动高潮。西捻军以六万之众于1867年1月在西安以东的灞桥十里坡,一举消灭了陕西巡抚刘蓉的湘军,取得入陕的第一次胜利。清廷派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入陕攻捻,但被东捻军阻于汉口。又派部将刘松山率楚军入陕,西捻军与刘松山部大战于西安郊外,西捻军失利,遂渡渭水而北,拟与西北回民军联合抗清,但都未能很好地联合起来。西捻军即进军陕北,在中部大败刘松山军,杀其将李祥和,并在宜川建立了一个临时基地,驻兵把守,屯积军资,然后主力入陕北连占诸城,取得陕北战役的胜利。12月,张宗禹在绥德得到东捻军紧急求援信,决定率西捻军深入北京畿辅地区,张宗禹乔装打扮冒险深入虎穴,以解救东捻军的危局。

  1867年12月,张宗禹率军乘夜由陕西宜川壶口龙王辿,踏黄河冰桥渡河,击败山西巡抚赵长龄与河防守将陈某的守军,迅速战领山西吉州,23日经乡宁、临汾和垣曲等地,越太行山、王屋山从小路入豫北济源到直隶,逼天津,南下山东。此时西捻军不知东捻军已被围歼,孤军深入。没有了援军,1868年4月,西捻军被清军包围,孤军奋战,最终全军覆没。张宗禹乘夜突围而出,隐姓埋名于乡间,20年后客死他乡。

  西捻军沿豁都峪南下途经河底时,并没有劫掠沿途百姓。考其原因,一是途经河底时天时尚早,时辰未及埋锅造饭之时;二是捻军士兵本为贫苦百姓出身,只同官府作对,无意祸害百姓。捻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砸牢释囚,烧毁衙门,杀死官员等行为,只是对清政府的仇恨和抗争。


作者:创优物业驻四通煤业项目部 马关锁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