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青海能源集团——薪火相传从粮票到智慧化矿山的变迁之路

煤炭资讯网 2025/1/6 15:55:33    通讯特写
      【本网讯】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对家里一把上锁的小箱子看得特别珍贵,从来不让我们乱碰,心里总是好奇,这个小箱子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长大以后,父亲也终于拿出珍藏的“宝贝”,给我们述说起了他的回忆。箱子里面珍藏的是爷爷和父亲在大通煤矿工作的各类证件和一些信件,如工作证、会员证、职工医疗证和一些黑白照片。那些工作证件仿佛是时间的印记,每一本都记录着爷爷和父亲不同工作阶段及身份变迁,它们见证了父辈们从年轻时的青涩与激情,到成熟期的稳重与担当。每一本工作证件背后,都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是父辈们那两代人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选择继续坚守在煤矿一线,不仅继承了技艺和精神,更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了自己的血脉之中。
      在珍藏的这些“宝贝”中,父亲最看重的还有70年代大通矿务局职工食堂各种颜色、各种分类的粗粮饭票,如粗粮1斤、粗粮4两、粗粮2两等。我能想象到父辈们年轻时在煤矿的日子,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煤田里挥汗如雨,他们的双手曾被煤渣磨砺得粗糙不堪,他们的脸庞曾被风霜雕刻得沧桑老迈。但正是有这些粮票,即便是粗茶淡饭,父辈们也很满足,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大通煤矿事业的辉煌篇章。在他们眼中,煤矿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企业的深深情谊和对煤炭事业的无限热爱。


       时间在岁月的记忆里慢慢流逝,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些饭票依然是父亲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父亲珍藏这些“宝贝”也实属不易。同时,也是用这种方式在告诫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珍视,也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如何变迁,走的再辉煌,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珍惜生活,珍惜当下。
如今,我也加入煤矿这个大家庭已经十年有余,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煤矿这个行业有着全新的认识和期待。青海能源经过75年的不断发展,出大通、下西宁、上海西进行二次创业,在海西大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智慧化、智能化矿山的蓝图,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新时代的煤三代、煤四代们,如同初升的朝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矿山的热爱,肩负起父辈们的厚重期待,勇敢地踏上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


       智慧化矿山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影,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公司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井下1179智能化工作面的建设,如同给矿山穿上了一件高科技的外衣,让传统的采煤作业变得更为高效和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犹如矿井中的守护神,极大地减轻了矿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地面远程操控技术的成熟,使得操作人员如同拥有了一双透视眼,可以坐在安全的环境中监控和管理矿井的生产;智能干选系统的引入,有效提升了煤炭的品质和利用率。积极推进矿区智能化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建设,建成了海西矿区煤矿实训基地,安装完成模拟井下综采、综掘工作面。改扩建完成的智慧矿山职工培训中心,成为集宣教、科普、培训、实训、考核、管理为一体综合培训基地。在这里,员工可以通过“多个体验馆+多个功能室”中“交互式教学”的体验感,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轻松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加深安全意识和特种作业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公司员工的工作条件,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青海能源在煤炭新质生产力事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建设绿色矿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煤炭开采,已成为共识。公司以“建绿色矿山,创和谐矿区”为宗旨,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发展与和谐并举”的指导思想,全力打造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矿山。严格按照土地复垦要求,积极实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执行“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的工作方案,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矿区绿化种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矿区员工时常能看见一些野生动物在周边觅食,绿色矿山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矿区各单位围绕员工“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赏、学”十方面,全力推进落实,加大服务一线力度,着力改善井下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文体设施投入,满足广大员工文体需求,以实际行动增强员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开展“为员工办实事”活动,投入资金建成员工周转楼、矿区医务室、柴旦能源小区等重大民生工程,修建员工休闲花坊、安装净水机、矿区停车场、扩建蔬菜大棚和矿区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及免费体检等惠民措施,积极向上级工会争取政策补助资金,购买健身器材,添置各类图书等举措,不断提高矿区员工幸福指数。
      矿区各单位通过常态化开展班组建设、岗位建功“双建”活动,举办矿区“岗位练兵 技术比武”大赛,激励员工钻研技术、学习业务、当好工匠,成立的“金蓝领”工作室,先后在技术革新、专利申报、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培养出了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能源技术骨干,先后研发的矿用锚杆调直机和井下水仓清淤机、大型输送带回收装置机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作为新时代的煤三代、煤四代,我们继承了父辈们的坚韧和勤劳,也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矿山的热爱,不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生计的来源,更是因为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煤矿变得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安全,让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父辈们对矿山的期待与希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效率。这些期待,如同矿井中不灭的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温暖我们奋斗的心房。
       在新时代的号角下,我们会将父辈们的教诲铭记在心,将他们的期待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探索煤矿行业的创新之路,推动公司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海能源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而我们,将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用智慧和汗水续写煤矿的新篇章,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我们的目光远大而明亮,我们的心灵深处,燃烧着对矿山无尽的热爱和对未来无限的期待。


本网通讯员:马忠元      编 辑:肖平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