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大山深处的守望者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26 11:42:10 小说、故事、杂文 | ||
青山如黛,潺潺流水轻吟着古老的歌谣,在陕南深山的褶皱中蜿蜒流淌。隐匿于这幽静之地的小山村,被一片葱郁的树木环绕,村边的小溪清澈见底,一座简朴的低矮房屋静静地伫立在溪畔,仿佛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温柔的鱼肚白,天边的云彩如同轻纱一般飘拂。她已悄然起身,轻轻推开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生怕惊醒了还在熟睡中的孩子们。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缠绵交织,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为这宁静的山村披上一层朦胧而温馨的纱幔。 她熟练地系上那条已经洗得发白的围裙,开始为孩子们准备早餐。木瓢轻舀起一瓢清水,倒入那口黑黝黝的铁锅中,水声清脆悦耳。灶膛内,柴火噼啪作响,火苗欢快地跳跃着,贪婪地舔舐着锅底,映照着她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她的额角,皱纹细细密密,那是岁月的雕琢,也是爱的印记。她的眼神里,透着坚定与温柔,仿佛能融化所有的疲惫和艰辛。 “孩子们,快起来吧,该去上学了。”她的声音如春风拂面,温柔而坚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那是长期操劳留下的痕迹。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睡眼,爬起床来,只见书包已经整齐地放在床头,里面除了沉甸甸的课本,还有两个热乎乎的鸡蛋,那是她对孩子们无尽的关爱与期盼。 山村的清晨,寒意袭人,雾气缭绕。孩子们背上书包,踏上求学之路,她总是不忘殷殷叮嘱:“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路上小心。”这句话,她日复一日地重复,却每一次都饱含深情与期望,仿佛能温暖孩子们整个冬天。晨雾缭绕中,孩子们的身影在蜿蜒的公路上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薄雾之中,留下的是她久久凝望的目光和无尽的牵挂。 岁月悠悠,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她的话语,如同种子般深植于他们心田:“我没读过什么书,也没走出过大山,但只要你们能比我有出息,我就知足了。”这份朴素的愿望,如同灯塔一般,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成为他们不断奋进的动力。 这些年里,丈夫远赴数千公里外的煤矿工作,聚少离多。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每当夜幕降临,昏黄的灯光下,她总是静静地陪伴在孩子们身旁,看着他们做作业。书页翻动的声音、笔尖划过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山村里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时光流转,孩子们逐渐长大成人,纷纷走出了那个曾经给予他们无尽温暖的小山村,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天空。而她却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老去,秀发中悄悄出现了银丝,如同秋日里的霜花,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无情。眼角的皱纹也越来越深,每一道都藏着无尽的故事和过往的辛劳。 每当夜幕降临,山村被一层淡淡的暮色所笼罩,她总会不由自主地走向村口的老槐树下。那棵老槐树,见证了她的青春,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她站在树下,眺望着远方,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丈夫在煤矿里辛勤劳作的身影,看到孩子们在异乡他乡奔波忙碌的场景。 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丈夫和孩子的思念和牵挂。对于丈夫,她想象着他在煤矿里的艰辛,那黑暗、潮湿、充满危险的环境,让她的心紧紧揪成一团。她默默祈祷着丈夫能平平安安,每一天都能顺利归来。对于孩子,她担忧着他们在外面不能照顾好自己,怕他们受苦受累,怕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无人倾诉。她盼着他们能时常回家,哪怕只是短短的相聚,也能让她的心中充满温暖和满足。 她就这样站在老槐树下,静静地等待着,守望着。她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独和瘦弱,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坚定和执着。她知道,无论丈夫和孩子走到哪里,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她都会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这就是一位普通而伟大的矿嫂,像她这样的人有无数个,她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她们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在她们的心中,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而丈夫和孩子,永远是她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