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2024年度新闻宣传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还有:17天
 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本网站已运行22年300天11小时18分钟22秒

张昕瑶:春潮涌动 向“新”而行

煤炭资讯网 2025/4/1 9:59:19    论文、言论

  “新”是破土而出的希望,也是生生不息的力量。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强劲涌动的新浪潮,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要进一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通过创新,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先进生产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天地地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为天地地质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人才培养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生产力三要素中核心是劳动力,因此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天地地质公司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广纳贤才志士,扩充人才队伍。天地地质公司现有员工18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4人。每年还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引进优秀人才。为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天地地质公司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开展3-4次专题培训。组织科研人员参加煤炭地质云专项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科技创新专题业务培训会。天地地质公司通过与西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提高了天地地质公司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为天地地质公司提供了科研平台,拓展了科研思维和渠道。为扩充天地地质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提升话语权,公司广推优秀人才,目前为止,有2名同志入选《陕西省地质灾害专家库》,2名同志入选《西安市地质灾害专家库》,5名同志入选《陕西省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案评审专家库》。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天地地质公司一直助推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天地地质公司以项目为依托,以提升技术水平和改进工艺为目的,进行了《陕北生态脆弱区采空区矸石水力充填关键技术研究》、《小保当煤矸石高效破碎与智能充填关键技术研究》、《特厚放顶煤开采区地质环境监测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天地地质公司共获批专利5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发表核心论文十余篇;参编出版行业规范八项。天地地质公司参与的《西部煤矿区地下水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及监测网》荣获中关村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一等奖;天地地质公司的多个项目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学会、全国煤炭工业协会地质分会、陕西省地质学会等多个协会的行业奖项。

  未来,天地地质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加大科研项目的投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使得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于天地地质公司相关业务领域,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智能化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市场需求急剧变化,为适应国家发展趋势和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天地地质公司先后引进了无人机操作系统、大测深地质雷达系统、矿山及基坑边坡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等智能操作系统。采用最新的数码设备及GPS卫星定位仪,运用先进的航测技术和数据处理集群,工作成果数字化,平面变立体,二维变三维,为天地地质公司提供高质量报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天地地质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加大隐蔽致灾、矿山生态修复及矸石固废综合处理方面的业务。在天地地质公司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大批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获得了社会与合作单位的高度认可。

  针对近年来,全国煤矿发生的典型水害、瓦斯、火灾、顶板、冲击地压等事故,国家要求各煤矿企业认真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为适应这一需要,天地地质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广泛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天地地质公司先后承担了子长县中达焦家沟煤矿、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煤矿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服务,业务范围涉及省内省外多个煤矿。

  天地地质公司在做好传统地勘业务基础上,抓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项目战略机遇,聚焦重点区域,先后承担了多个年产量超500万吨的大型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技术服务工作。实施的耀州区一二三道沟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及区域生态修复项目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财经报》、《陕西日报》、陕西省电视台等中省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为天地地质公司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施的北京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2019年度)房山区河北镇河东村小蒋沟石灰石矿治理区和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东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二期)施工项目第三标段两个项目被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评为“生态治理优质工程”。

  天地地质公司承担的凉水井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全过程咨询管理服务项目,完成并通过政府部门验收治理项目50余项,完成基金验收1.82亿元,助力凉水井煤矿获得2022年度“神木市绿色矿山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天地地质公司也被授予榆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灾害防治协会理事单位。

  在固废综合处理方面,天地地质公司积极探索和开拓煤矸石固废处置与综合利用业务,先后实施了多个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其中小保当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矸石充填破碎方面取得了技术性突破,成为建成国内目前最大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实现地面研石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具备解决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重大价值,能够为矿区生态综合修复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撑。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矿区生态与居民生活环境,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矛盾,推动科技兴陕与“绿色矿山”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天地地质公司将持续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固废综合处理技术研发,不断推动地质灾害筛查评估、灾害工程治理和应急抢险、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固废综合处理等安全保障技术在各区县推广应用,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地质人而言,就是要在国家战略实施中,找准地质人、“地质事”的角色与地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加快转化形成新质战斗力,合力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天地地质天地地质公司将准确把握地勘行业发展新机遇,立足自身优势特点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动地质工作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下好产业“先手棋”,打出创新“组合拳”,抢占发展“制高点”,奋力走好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天地之路”!


作者:陕煤地质集团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 张昕瑶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